人文系第二屆 “教學質量月”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提高我系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充分調動廣大師生投身課堂教育教學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激發教師們鑽研業務、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熱情,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風采,營造樂學善教的教和學的濃厚氛圍,加快我系造就名師、建設優良師資團隊的步伐,全面提高我系的教育教學質量,特在全系開展“教學質量月”系列活動。
一、活動主題及環節
本屆質量月以“研讨現熱情,創新出成績”為活動主題,安排五個系列活動,即:一次公開課,一個師生座談會(聽課評教同時進行),一場教育教學主題講座,一次專題研讨會(考慮實際教學現狀,初步安排在學期結束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或班級風采大賽,簡稱為“五個一”。
二、活動時間及範圍
1、時 間:第七周至第十一周(10月14日——11月15日)
2、活動對象:系全體師生
三、成立“教學質量月”活動工作小組
組 長:付正平 任秀霞
副組長:馮姗
組 員:吳明 劉衛華 王少南 張莉 瞿婧 胡國毅盧純 胡顯曙
四、活動内容及時間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第六周:10月8日至10月12日)
組織全體教師和各班學生代表召開動員大會,明确開展本屆“教學質量月”活動的意義目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學生清楚,教師明白,提高師生的思想認識。
(二)活動實施階段(第七周至第十周:10月14日至11月8日)
1、分小組聽課、評教
成立由系領導及教研室主任和教師代表組成的聽課小組,對全系任課教師(含校内外兼職教師,特别是首次聘用的教師)進行全面聽課,認真填寫聽課記錄表,并給出書面綜合評教意見。要求活動月期間教師開放課堂,鼓勵同行之間相互聽課、相互評課、開展學生評教的活動,聽課節數不少于3節,教研室主任不少于5節,歡迎校内教師和領導随機聽課,多提寶貴意見。
聽課小組構成:
一組:吳 明(組長) 付正平 吳思珺 胡國毅
二組:劉衛華(組長) 任秀霞 吳竹芸 盧純
三組:王少南(組長) 馮姗 張 萍 胡顯曙
2、一次公開課
為加快課堂教學改革,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由各教研室推薦1-2名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舉行公開課或示範課。
3、一次師生座談會
邀請校内外專兼職教師和各班學生代表參與,廣泛聽取内外聘教師對于教學和專業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一方面便于加強外聘教師管理,另一方面可增強校内外教師之間的交流。同時進行聽課評教環節,選出我系本年度最受歡迎的8位老師,加快造就我系各個專業品牌教師或教學名師。
4、一場專題教育教學主題講座
邀請校外從事高等教育和教學的專家,為師生開辦專題講座,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創新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5、開展主題班會或班級風采大賽
在我系各班級中開展班級風采大賽和主題班會,評選我系十個品牌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以班級建設推動學風建設,多方位提高我系教育教學質量。
(三)總結表彰及整改階段(第十一周:11月11日至11月15日)
1、總結表彰大會:11月13日(第十一周周三)召開教學質量月活動總結大會,總結活動總體情況并提出改進意見,聽課小組彙集聽課意見後在總結會上對所聽教師進行點評,同時對活動中評選的年度十大最受歡迎的教師和年度十大品牌班級獲獎教師給予表彰與鼓勵,對于違反教學紀律不服從組織安排造成惡劣影響的教師給予通報批評。
2、舉行專題研讨會:針對我系各個專業的建設發展和教育教學情況,結合近幾年我系實際的招生形勢,發動全系教師廣泛調研,結合市場需要和自身發展實際,找出發展的優勢和存在的困難,突出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從而推動各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我系教職工(含輔導員)結合自身崗位工作和專業研究和教學實際,每人提交一篇小論文,在研讨會上進行研讨。
3、整理原始材料并歸檔。
五、活動要求
1、全體師生要提高認識,端正态度,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人人參與。
2、聽課小組不打招呼,需提前進入教室,認真做好聽課記錄,以便對整堂課程的教學過程做出一個客觀的評價。
3、要有針對性解決一些突出問題。要徹底打破平鋪直叙、波瀾不驚的老套路,徹底擯異“填鴨式”的老方法,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4、要加強常規教學管理,注重備、教、批、輔、考各個環節的過程管理,克服教學随意性,徹底扭轉教學不嚴謹、不規範的現狀。
總之,各教研室要結合本教研室學科特點和教學實際,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有條不紊地逐步實施,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發展和專業發展的目的。
六、經費預算(略)
201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