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呵護“折翼天使”

作者:編輯:來源: 發布時間:2017-03-17點擊次數:

學習材料:湖北日報訊 記者梁曉瑩湯炜玮通訊員鄭毅丁豔紅陶茂

“校長,我準備出國深造了。我要做世界級的服裝設計師!”3月28日,應城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聶品華打開QQ,她培養出的第一位大學畢業生陳晨發來留言。

聶品華與陳晨一樣激動。當特校校長10年,她一手帶出17位聾啞大學生;在省市各類才藝比賽中,應城特校有110人次獲獎;學校被教育部、中殘聯授予“全國特藝人才培訓基地”,她本人獲得“全國特教園丁”獎。

特校共有32位聾啞孩子和28位智障孩子。51歲的聶品華,用她10年的青春與心血,為這群可愛的“折翼天使”護航。

愛如薪火,點亮心燈盞盞

2003年11月,聶品華接通知,到特校任校長。她還記得,去報到時接連攔了幾輛出租車,司機全一臉茫然:特校在哪兒?整個校園垃圾散落,一下雨污水流到操場,有的教室窗框用蛇皮袋釘着擋風。

孩子們灰頭土臉,個個穿着舊衣服;年輕老師們身上看不到朝氣;财務賬面有3000元錢,卻欠着臨時工、代課老師2萬元工資。談心時,一位老師紅着眼圈說出心裡話:“從來都不敢跟别人說我是特校老師。”

聶品華心裡很疼。學校要發展,首先要資金。她想到向九州通集團董事長劉寶林等應城籍企業家求援。

可朋友一句話刺傷了她:人家資助普校學生,考上了清華、北大可以揚名。你們的學生又聾又啞,資助了有什麼用呢?“讨米不是為自己讨!”看到那群雖不會說話、但眼中充滿企盼的孩子們,她決定豁出去試試。

2003年底起,每隔幾天,她就往九州通公司寄出一封真誠的信,希望劉寶林先生能回來看看。第11封信寄出後,劉寶林打來電話:願意回來。那次,劉寶林帶來九州通與其他企業家共同捐助的33萬元錢。

校園進行了第一次改造——操場平整了,屋頂翻修了,每扇窗子都裝上了玻璃。

破舊的校舍有了新模樣,她開始向第2個願望努力:讓每個失聰的殘疾孩子接受學校教育。于是,聶品華将學校的12名教師分成6個組,深入各鄉鎮走訪。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郭心怡的孩子。2005年7月的一天,她在走訪楊嶺鎮明光村時,村裡一位老人悄悄告訴她,隔壁樓上鎖着位“聾孩子”。酷暑難耐,聶品華足足等了4個小時,一直等到心怡的姨媽來送飯,又輾轉找到她的父母,勸他們讓孩子上學。

愛如春風,複蘇冰封心靈

“聶校長,周雨揚又嫌我梳的辮子不好看!”3日一大早,學校生活老師周小菊哭笑不得地來找聶品華。5歲的小女孩周雨揚愛漂亮,早上總要等校長奶奶來梳辮子才肯上課。聶品華趕到女生宿舍,給雨揚麻利地梳好兩條小辮子。小姑娘照照鏡子,滿意地蹦着跳着去教室了。

在學校裡,學生年齡從5歲到19歲。聶品華是小不點的“奶奶”,大孩子的“媽媽”——盧飛,每天都要問一句校長來了嗎?許婷,從家裡帶來好吃的菜非要聶品華嘗嘗;智障孩子思思隻要聽到聶品華的聲音就能馬上安靜……家長唏噓:聶校長比我們還了解孩子。

愛如春風,她呵護殘疾孩子的生活,更為他們雕刻夢想。

聾啞孩子陳晨從小就是家裡的魔王,經常鬧得左鄰右舍雞犬不甯,沒少挨打。到學校後,頑皮的個性依舊不改。“有時一眨眼的工夫,他就爬到窗外,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聶品華主動當起陪讀,坐在教室裡和他一起上課,課後帶他玩。經過觀察,她發現陳晨很聰明,而且對色彩特别感興趣,便開始教他畫畫。漸漸地,他在色彩的世界裡安靜下來了,陳晨越來越懂事,從學習中找到了快樂。

2009年,這位1.8米的小夥子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理工大學服裝設計專業。同年考上大學的還有張華和謝迪。一時間,殘疾孩子也能考上大學,成了當地的熱門新聞。

智障學生胡卓,高興就傻笑,不高興就大哭。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發現他隻要拿着筆,就能安靜一會兒。于是開始嘗試着教他寫字。可是胡卓患有先天性肌無力症,握筆哆嗦,在紙上一刷就劃溜了。

老師沒轍,向聶品華訴苦。她琢磨一番後,找來硬紙闆,把字的筆畫刻成槽,然後握着他的手在槽裡劃,字寫成功了。“我告訴老師們,對智障孩子教育,不僅要有愛心和耐心,更要多動腦筋,創新教學方法。”

1年後,胡卓竟可以脫離模闆,還會寫“爸爸、媽媽、廁所、學校”等20個常用漢字。

愛是責任,耕耘從未停歇

教室裡,走廊中,随處可見一幅幅極具專業水準的書畫、編織、刺繡等作品。如果不是看見那些打着手語的孩子,你不會想到這是一所特殊學校。

這些作品,全是沉浸在無聲世界中的聾啞孩子完成的。

為了讓殘疾孩子學有所用,聶品華組織教師利用晚上時間,對學生進行書畫、縫紉、熨衣、編織、刺繡等職業技能訓練。日複一日,訓練從未間斷。牆上的一幅幅充滿靈氣的作品,無聲地鼓勵、引領着一批批孩子——

陳晨,在全國服裝設計大賽中獲聾人組優秀獎;舒文娟,被全國道德模範楊小玲收入舞蹈隊;聾班畢業的史超樹成了溫州某鞋廠老闆的得力庫管;餘凱、張夢明等成了理發師,羅麗、魯麗榮已是制衣廠的高級縫紉工……

聾啞孩子一旦學會手語,教學就相對容易。但對智障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特教行業的難題。2011年,特校招收了第一批智障孩子。眼下,聶品華琢磨的是,如何讓智障孩子盡可能多掌握些謀生技能,讓他們也能自尊地走向社會?

這是她今年的又一個心願——為智障學生辦一個家政模拟室,教這群孩子整理房間、會燒開水、做簡單的飯菜。“這樣,他們今後也能到一些小型賓館、餐館去謀職。”她說,把智障孩子的教育摸索成熟了,還要再嘗試自閉症等兒童的培養和技能培訓。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3044am永利集团-www.3044noc.com 版權所有 鄂ICP備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