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起草參與者解讀報告八大亮點
十八大報告起草參與者解讀報告八大亮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準确而鮮明地向黨内外、國内外闡述了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在與會代表和廣大黨員、幹部、群衆中産生熱烈反響。參與起草組工作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就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部署進行了解讀。
兩個“五位一體”構成黨和國家戰略新布局
黨的十八大報告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從“四位一體”擴展為“五位一體”,這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從認識到實踐都達到了新的水平。早在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這一“三位一體”總體布局從黨的十三大一直延續到十六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總體布局中增加了社會建設,拓展為“四位一體”。适應人民群衆對良好生态環境越來越迫切的期待,黨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納入總體布局,拓展為“五位一體”。這“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對應着全國老百姓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五大權益。特别是通過生态文明建設,我們黨和國家将在實現當代人利益的同時,給自然留下更多修複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也是“五位一體”,即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頗有深意的是,兩個“五位一體”都有一項具有淨化功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生态文明,體現着自然界的淨化,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設,體現的是中國共産黨黨的肌體的自我淨化。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确了科學發展觀的曆史定位,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有兩次曆史性飛躍,第一次飛躍是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是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實現了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三次與時俱進,第一次是将鄧小平理論列為黨的指導思想,第二次是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列為黨的指導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學發展觀列為黨的指導思想。因而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最大的理論亮點和曆史貢獻。
“八個堅持”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内涵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新的理論概括,強調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八個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八條,不僅條條都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長遠指導性,而且作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極大地推進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紮紮實實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兩個百年目标”是奪取新勝利的兩座裡程碑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兩個百年奮鬥目标,一個是在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是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兩個百年奮鬥目标最早是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的,此後,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以及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都作了重申。
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重申這兩個百年目标,是要強調,此時此刻,我們正處于近代以來中國曆史上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目标的重要時刻,我們既倍加自豪,又對黨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堅定,對黨肩負的曆史責任倍加清醒。也可以這樣說,這兩個百年目标必将成為我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兩座裡程碑。
從“五個方面”充實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從“建設”到“建成”,這一字之變,是個質的飛躍;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為我們紮紮實實邁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一個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階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必将極大激發全國人民的奮鬥熱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報告還提出了明确目标,即到2020年“實現國内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時,全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将總體實現,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将明顯提高,教育現代化将基本實現,農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城鄉就業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會縮小,中等收入群體将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将大幅減少,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将加快,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将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強!
全面深化五大體制改革也在目标要求中全面呈現,明确了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在内的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用一個形象的概括,就叫做“高舉旗幟走轉改”,“高舉旗幟”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走”就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轉”就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政治體制改革重要内容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這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衆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廣泛協商,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把中國特色選舉民主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相結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24個字分三個層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提出覆蓋全國各方面意見、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這個表述是分别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進行的。
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毛澤東同志一再強調正确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這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也體現了同樣的思想方法。在這個基礎上,有利于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型”是對執政黨自身建設規律的更全面把握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三型”目标,表明我們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把握更自覺、更全面、更深刻。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人民是個關鍵詞,服務也是個關鍵詞。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貫穿報告始終,為人民服務也貫穿報告始終。在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建設部分的論述和部署中,處處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全方位為人民服務,加強各方面、各領域服務體系建設,服務各方面人群的服務功能、服務效能。同時,黨的十八大報告也對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出了總體部署,必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進一步夯實黨執政的基層組織基礎。
(本文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